
白沙溪三十六堰第二堰照片 共享联盟婺城站 陈俊 摄
北京时间12月8日22时07分,原定于摩洛哥举办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届执行理事会改为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,会上公布了2020年(第七批)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。金华市婺城区白沙溪三十六堰与福建天宝陂灌溉工程、陕西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和佛山桑园围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。自此,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23项。

视频会议现场 金刚 摄
这也是继丽水通济堰、诸暨桔槔井灌工程、宁波它山堰、湖州溇港、龙游姜席堰之后,我省第6处获此殊荣的灌溉工程。
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,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,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、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,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,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。
白沙溪三十六堰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,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堰坝引水灌溉工程。

视频会议现场 金刚 摄
公元27年,辅国大将军卢文台归隐此地首筑白沙堰,此后百余年时间里,其部下及后人陆续建成了横跨45公里,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。针对白沙溪落差大,深潭多的特点,摸索出“以潭筑堰”的科学方式,其引水灌溉带来了巨大的效益,使浙中地区在历史上成为全国重要粮仓之一。
新中国成立后,白沙溪上修建了沙畈水库和金兰水库,部分古堰被永久留在水底。目前,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着引水灌溉作用,灌溉面积达27.8万亩。
信息来源:浙江新闻客户端